English

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著作

1998-09-2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刘锋焘博士所著《金代前期词研究》一书近日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。这部著作的出版,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在金词研究方面尚无理论专著的空白。作为本书责编,我以一种振奋的心情将这本书荐介给读者。

金朝,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不可忽视的时期。金词,是中国词史之发展链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然而,对金词的研究,向来却十分薄弱。迄今为止,国内学界尚未见此方面之研究专著。在这种形势下,这部著作本身便具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。

这部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,论述每一时期的词作,都首先阐述当时统治者的文化政策,勾勒当时的文化氛围,剖析当时的士人心态。这样的思路与建构,是十分恰当的。因为金朝本是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,在其立国之初,连文字也没有,而短短40年左右的光景,就已是文化发达、文彩斐然、作家辈出,这一令人诧异的飞跃性发展变化,自然是与金统治者重视文化的政策分不开的;而正是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,出现了一种十分有利于文学创作的文化氛围。这种氛围,是金词产生的背景和土壤。而从另一角度考虑,古来就有“诗言志,词言情”之说,词本身就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体裁,加之金代初期,其主要作家原本都是北宋文人,他们以“宋儒”的身份而入金,其心态也是“宋儒”之心态,而后来生长于金源的文人,其心态又自然与其先辈们有所不同,而不同的心态又必然使其作品体现出不同的风貌,故而讨论作家之心态便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。唯有如此,方能使整部著作建立在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之上。

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以史实为依据,评断果敢。比如对金海陵王完颜亮及其词作的评价。近千年以来,人们对完颜亮之词作纷纷表示赞叹,而对完颜亮其人则极力贬损,甚至说“使天下后世称元道之主以海陵为首”(《金史·海陵纪·赞》)“兼齐文宣、隋炀帝之恶而更过之”(赵翼《廿二史?记》)。本书作者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,以肯定的态度评价完颜亮其人、评价他的汉化政策及其大一统意识,并据此高度评价其卓异不凡的词作。对此,霍松林教授赞道:“确当公允,是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。”

这部著作的第三个特点是,在具体的论述方面,常常表现出作者细致严谨的思路、扎实深厚的功力与精细稳健的笔法。如考察金代前期的代表词人蔡松年文化人格之转变时,作者参照了蔡氏一组重要的诗作《庚戍九日还自上都,以“野水竹间清,秋岩酒中绿”为韵》。这一组诗,诗题称其作于“庚戍九日”,而另一首《石州慢》词则称其作年“岁在庚子”。“庚戍”为1130年,“庚子”为1120年,一字之异,时间差了整整10年。刘锋焘先生经过仔细考析推测,断定“庚戍”与“庚子”皆应是“庚申”之误,此组诗当作于庚申(1140)年。类似的考订,在论及蔡松年《念奴娇》(倦游老眼)等作品时也有。这样的文字,都是十分精彩的。

当然,由于资料欠缺等原因,这部书稿自然也会有其不足之处。这一点,也正有待于读者诸君去鉴别、品味、指正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